第247章
书迷正在阅读:对照组贴脸开大[快穿]、花魁夫郎[女尊]、群友全穿越!就我在地球、恋爱脑女配谁爱当谁当[快穿]、夏夜撕咬、甜情浓婚、甜文男主失忆后、学医救不了大汉[基建]、啊,张嘴!天道又追着福宝喂饭了、嘘!豪门由我造![年代]
??吕中庭什么都没说,吃着桌上的点心,但也权当作了表态。 ??“你听说过替陛下炼丹的道士吧,劝说他要勤加修炼,才可保龙体无虞吧?如今郊外多了几个恢弘的仙宫,他吃仙丹都来不及呢。” ??阿姀在都城时可没心思做这事,这原是衡沚悄悄做的。 ??起初是怕沈琢在宫里没事做,要么磋磨朝臣,要么磋磨阿姀。算着沈琢的年纪,也该到了求仙问药的时候了。 ??没想到沈琢就像是一捧遇到点火星子,就愈演愈烈的枯草。那几个道士这边收着户部拨的银子,那边就抖搂出去到各地赈济百姓,也算是桩好事。 ??“我要的东西,带来了吗?” ??许停舟这才回过神来,从袖中小心掏出个布包,递给了阿姀,“啊带来了,殿下过目。” ??三个人的眼睛,齐刷刷落在这个布包上。 ??阿姀动手拆了开,里面还有一层布包裹着,再里面,才露出一个细长的木匣子来。 ??匣子与寻常镇纸宽窄相似,抽开上面的木板,里面有两张明黄的布帛。 ??阿姀从匣子里拿出来时,心里五味杂陈。 ??这便是藏在长升殿暗库的,她母亲留给她的嫁妆之一,带有沈琮私玺与她的私印的两份空白诏书。 ??纵然是吕中庭亲眼看到了,也难以置信。 ??陈后一生恪守礼节,即便沈琮苛待与她,苛待整个陈氏一族,也没有怨怼之言。只是女子为母则刚,她留给公主的这两张帛书,足够她将整个天下都掀翻了。 ??“这,这是……”许停舟也吓了一跳,半晌说不出话来。他和金昭仪都只得了消息,说拖他们寻一个旧物,可没想到旧物竟是加盖了先帝后印玺的诏书! ??见先帝后诏,无论是遗诏还是旧诏,都是要跪的。 ??“免了这一套。”阿姀见他身形矮了,立刻便将他制止,“你不如多学学吕大人的沉稳。” ??许停舟:“……” ??“现在。”阿姀再次看向吕中庭,商量道,“方才说的条件,可以与吕大人谈一谈了吧?” ??吕中庭看到阿姀志在必得的神情,便知此次是找对了人。 ??不仅找对了人,还多了这两份天大的惊喜。 ??“殿下,好说。” ??-------------------- ??昨天晚上有点烧糊涂了,结尾少贴上去几行,已经修改好了qaq ??第130章 改命 ??====================== ??暴雨如注,下了半晌。 ??沈钰仍身披蓑衣斗笠,趁势头变小,赶快将行宫园子里的花圃挖出条小渠引水,防止花草们被浇坏了根。 ??他如今已经不住在行宫里了,这样往返宫中路程太长。自从沈琢沉迷求仙问药 ??以来,再没来过行宫,这里也便冷清下来。 ??收拾好花圃,带着一身的泥水,沈钰仍快步出宫,准备乘马车回府。 ??明日炼丹宫的仙师开炉取药,沈琢钦点他作陪,不能误了时辰。 ??一辆马车静静地候在行宫宫门前,驾车的家丁也不知去哪儿避雨了。沈钰仍懒得计较,摘下蓑衣,人便登上了车。 ??车门一打开,却愣在了原地。 ??“好巧啊,小叔。” ??女子穿着碧色的衣裙,朱唇含笑,手臂支着车窗,人倚在车厢一侧,好不悠闲。 ??“你……”像是觉得不可思议,又有点吓到了,沈钰仍盯了她半天,仍没说出一句话来。 ??他素来知道,宫中的小辈,这些年一直只有一位皇女,是他先帝他长兄之女,唤作宣城公主。但因为是个女儿,一直不受沈琮待见,放在臣子家中抚养。 ??这本就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事了,待到如今他这位二哥称帝,竟欲送兄长之女和亲,当真是慨他人之慷。 ??但沈钰仍没见过她,二人从来也素无交集。是以当阿姀突然出现在他马车上,还以这样亲切的口吻与他说话,沈钰仍立刻就察觉到了不对。 ??沈钰仍四处看了看,风平浪静,这才上了车,“殿下,你怎么会在此处?若我没记错,你刚轰轰烈烈地逃婚不久。” ??两人相对而坐,各怀心思。 ??“小叔也无须这样戒备。”看他手抓着两侧座位的边沿,大概是有些警惕的,“侄女也没有什么恶意,只是想请小叔帮个忙而已。” ??沈钰仍听后轻笑,马车之中没了人说话的声音,在雨声中,这声笑就显得凉凉的。 ??“我是一介散人,有什么事是能帮得上你的呢?”他话中自嘲的意味明显,不知心里是不是也这么想。 ??不过阿姀不在意。 ??“小叔是被沈家薄待了的。”阿姀面露惋惜,“沈家的人一向薄情寡义,小叔被武安帝薄待,我也被先帝薄待,这点上,我们都是一样的。” ??沈钰仍垂眸,马车里昏暗,看不太清他的神色。 ??阿姀继续道,“但小叔并不是无用之人,相反,我对小叔抱有很高的期待。” ??“你这话是何意?” ??“有几位大臣来找我,称如今天下不治,希望能尽臣子的一份力量,即便是逆天改命,来保百姓安居乐业。”阿姀刻意隐去了他们更高的野心,换了一种平和的说法,顺便将自己也摘了出去,“可我终归是女子,也帮上不上他们什么大忙,便举荐了小叔你。” ??虽然沈钰仍为武安帝所不认,但说到底,看起来就比他承认的那两个儿子更牢靠。